王 宏
汽车总比马车快,成本下降的潜力有多大,首先要看我们选择了什么样的“驱动器”。当前,随着土地、劳动力、环境等生产要素价格的全面上涨,“中国制造”、世界工厂优势不再,要素驱动、投资驱动越来越难以为继,创新驱动将成为主流。我们也只有适应发展潮流,坚持创新驱动,走内涵式发展之路,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,从根本上实现低成本运行。 通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,加长加宽产业链条,淘汰落后产能,扩大生产规模,降低成本的同时,提升产品科技、环保、品牌等附加值。在开展“五小活动”、修旧利废、小改小革等相关工作中,也要把科技创新贯穿在全员、全过程,让其在增收节支中发挥积极作用。 视角向内,需要我们在管理上精耕细作,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挖潜增效。从预算支出、生产组织等源头落实成本控制目标,梳理投入、生产、经营等各个环节,覆盖“耕”、“种”、“收”等各个阶段、层次,优化出最佳路径、最优方案,持续开辟降成本的新空间;在“土地”“工具”利用上下功夫,实现持续挖潜,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和降低变动成本,大力推行集中采购、降低采购成本相关措施;经常“除除草”、“杀杀虫”,优化工序流程,减少低效浪费,严控费用支出,形成全员增收节支的浓厚氛围。 负重前行如何爬坡过坎?包袱不减、行动迟缓如何顺利通过转型重重关隘?必须持续关注成本,不断为企业生产经营“挤水份,去泡沫”。摆脱高成本的压力和羁绊,企业运行“无重一身轻”,就能从容应对市场危机,实现轻松蜕变、华丽转型。作者单位:化工厂 |